2023年职业教育外语人才培养创新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5月27日,以“课标引领、数字赋能、守正创新”为主题的2023年职业教育外语人才培养创新发展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主办。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全国职业教育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全国职业院校的英语学科负责人和一线教师共计6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次论坛落实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职普融通、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就落实外语类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等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展开,通过主旨报告、院校分享等环节,探讨教研相长的成功之道,展示教学设计的创新理念,分享教学成果与实践经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研究水平。
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老青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苏克治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杰英教授,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志教授、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王朝晖教授、史洁教授做主旨报告。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刘旺余教授、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卢丽虹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职业教育分社社长助理庄晓红主持论坛各环节。
开幕致辞
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老青教授代表外语教指委常务副主任委员常红梅教授首先致辞。老青教授对新一届外语教指委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她指出,2023年是全国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外语教指委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外语教指委也在努力成为国家职业教育宏观政策的依靠力量,成为指导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骨干力量,成为实现职业院校规范外语教学管理的推动力量,成为加强外语师资队伍培养培训的引领力量;外语教指委也将以高质量的研究、咨询、指导、服务推进外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苏克治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他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并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在职业教育领域深耕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的荣誉、在“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及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在提供优质教学服务方面所做的探索。
主旨报告
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杰英教授做了题目为“职业外语教育‘三教’改革的思考与探索”的主旨报告。她阐述了“三教”改革的背景及其对教师发展和教材建设的要求,通过教学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三力”并进,给出了提升教师职业能力的路径。关于教材建设,她认为,应充分关注专业知识建设、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等多方面的问题。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应以成果为导向,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提高他们的适应性为目标;以标准为引领,参考专业、行业、岗位、竞赛、证书等标准和学生水平;数字赋能,加强教学资源库和网络课程建设。
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志教授做了题目为“关于职业英语教育教学高本衔接的思考”的主旨报告,他从“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和“本专科人才培养方案”两个方面入手,从教材建设与教学实践上探讨了职业本科英语教材的内涵。
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王朝晖教授做了题目为“立足新课标,展望新课堂——高职英语教学设计探索”的主旨报告。她从解读新课标提出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入手,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展示了教学设计的要素,并用新编教材作为典型案例,分析了如何在教学设计中落实新课标,为教师贯彻新课标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意见,指导教师以专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重新定位教学内容,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同时,还分享了教赛评分标准解读,为广大教师备赛、参赛提供了指导。
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史洁教授做了题目为“新时代背景下职业英语教材改革路径探索”的主旨报告。她从“一带一路”国际化背景以及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背景出发,阐述了行业英语教学的必要性,主要分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教育行业英语课程建设的现状与背景分析;二是职业教育行业英语教学理念亟待更新;三是职业教育行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最后用生动的例子展示了行业英语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
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外贸学院院长袁洪教授做了题目为“职业院校外语课程思政路径探索”的主旨报告。他的主旨报告的关键词归纳为:课程思政;内涵;建设路径,剖析了课程思政的准确内涵,提出了教师即思政,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教材教法改革,提炼内容融入、方法融入、时政融入和活动融入“四融入”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对广大职业院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具有很好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院校分享
广东省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应用外语学院院长汪先锋教授做了题目为“数字经济背景下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群)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他讲述了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外语专业群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求发展求突破的故事,分享了学校在产业数字化背景下的外语类专业(群)建设探索,分享了建群逻辑与思路,提出了“立足珠海,依托澳门,服务湾区,面向世界”的专业群发展定位,围绕数字国际贸易领域的产业与职业领域岗位群,聚焦“外语+商务”技能人才培养,呼应了其所在学校“四色”追求。结合其所在学院的做法案例,从互联网+思维视角分享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最后以“外”拓内修、产教融合、“语”创特色、做出成效十六个字分享了未来外语专业群发展的思路和规划。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学院副院长黄奕云教授做了题目为“党建引领赋予职业教育新使命,东西协同助力外语专业快发展——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学院与汕头职业学院外语学院协同发展为例”的报告。她介绍了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与职业教育领域深度融合,发挥国家“双高”院校的资源优势,成立“职业院校跨区域协同发展共同体”。打造思政育人,三教改革,产教融合,数字转型,社会服务,合作办学六大赋能体系,打造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对口支援“1+6+N”模式。接着,汇报了应用外语学院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与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学院等院系开展对口帮扶,在思政育人、专业建设、三教改革、产教融合、社会培训等板块协同赋能,经过三年的努力,共产出国家规划教材1册,省级课题或荣誉5项等高质量成果,推动了两院教师团队、外语专业、教材、课程、信息化技术的建设与发展。
论坛的最后,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高级策划编辑吴琴为各位参会教师全面展示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的外语教学资源,详细介绍了出版社在公共英语和英语专业领域的优质教材和教学服务,汇报了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总结了在职业教育外语教材领域二十多年探索的经验。
新时代,新格局,赋予职业教育新使命、新任务。本次论坛聚焦“课标引领、数字赋能、守正创新”的专题探索,取得了丰富的会议成果。期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与广大职业院校达成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广范围的合作共建,在新时期以崭新的面貌提供更加开放、专业、多元的支持,共同推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谱写技能型社会建设新篇章!
参加会议的老师的培训学时证明制作完成后将会发送至各位老师的邮箱,敬请查收。
发言专家的报告PPT下载和报告回放请参见以下附件:
附件一(报告PPT)
1. 王志教授 《关于职业英语教育教学高本衔接的思考》
2. 王朝晖教授 《立足新课标,展望新课堂——高职英语教学设计探索》
王朝晖-立足新课标,展望新课堂——高职英语教学设计探索.pdf
3. 史洁教授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英语教材改革路径探索》
4. 袁洪教授 《职业院校外语课程思政路径探索》
5. 汪先锋教授 《数字经济背景下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群)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汪先锋-数字经济背景下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群)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pdf
6. 黄奕云教授 《党建引领赋予职业教育新使命,东西协同助力外语专业快发展——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学院与汕头职业学院外语学院协同发展为例》
黄奕云-党建引领赋予职业教育新使命,东西协同助力外语专业快发展——以广轻工外语学院与汕职院外语学院协同发展为例.pdf
附件二(报告回放)
1. 刘杰英教授 《职业外语教育“三教”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2. 王志教授 《关于职业英语教育教学高本衔接的思考》
3. 王朝晖教授 《立足新课标,展望新课堂——高职英语教学设计探索》
4. 袁洪教授 《职业院校外语课程思政路径探索》
5. 汪先锋教授 《数字经济背景下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群)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6. 黄奕云教授 《党建引领赋予职业教育新使命,东西协同助力外语专业快发展——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学院与汕头职业学院外语学院协同发展为例》
7. 史洁教授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英语教材改革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