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张老师
QQ: 386753473
电话:0411-84707019
邮箱:
本书共14章,分别是导论、城市化的经济学原理、世界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城市化道路、经济区和城镇体系、城市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结构、城市就业、城市土地经济、城市房地产经济、城市基础设施经济、城市环境经济、城市财政与金融、城市规划中的经济问题、城市经济的若干热点问题
第1章 导 论 1
1.1 城市的定义、产生和界定 1
1.1.1 城市的定义 1
1.1.2 城市的产生 2
1.1.3 城市的界定 3
1.2 城市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内涵和基本特征 5
1.2.1 城市经济学的发展历史 5
1.2.2 城市经济学的内涵 7
1.2.3 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特征 8
1.3 城市经济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10
1.3.1 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关系 10
1.3.2 城市经济学与建筑学和建筑经济学的关系 10
1.3.3 城市经济学与房地产经济学的关系 11
1.3.4 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 11
1.4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
1.4.1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现状 12
1.4.2 当前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面临的问题 12
1.4.3 今后我国城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13
课后思考题 16
第2章 城市化的经济学原理 17
2.1 城市化概述 17
2.1.1 城市化的含义 17
2.1.2 中国对城市化概念的理解 19
2.1.3 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 20
2.2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23
2.2.1 城市化阶段规律 23
2.2.2 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 25
2.2.3 城市规模经济效益 28
2.3 城市化的经济因素分析 31
2.3.1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31
2.3.2 当前我国城市化的制度障碍 34
课后思考题 35
资料链接 城市大小取决于市场 35
资料链接 未来中国开发区的新方向与集聚 37
第3章 世界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城市化道路 40
3.1 世界城市化进程 40
3.1.1 世界城市化的总体进程 40
3.1.2 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41
3.2 我国城市化的历史演变和现状 43
3.2.1 我国城市化的历史演变 43
3.2.2 我国城市化的现状和问题 44
3.3 我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 45
3.3.1 城市化不同道路模式的分析 45
3.3.2 我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分析 50
课后思考题 53
资料链接 《2018年版世界城镇化展望》报告发布 53
资料链接 2018世界城市排名权威发布,中国19个城市上榜 54
第4章 经济区和城镇体系 55
4.1 经济区 55
4.1.1 经济区形成的理论依据 55
4.1.2 经济区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59
4.1.3 经济区的分类 62
4.1.4 国外部分经济区发展的经验介绍 67
4.1.5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 68
4.2 城镇体系 68
4.2.1 城镇体系的概念和城市空间的相互作用 68
4.2.2 城市体系形成的“中心地理论” 69
4.2.3 城镇体系的类型 71
4.2.4 我国城镇体系规划发展历程 72
4.2.5 我国部分地区城镇体系规划实例 73
课后思考题 74
资料链接 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 74
资料链接 杨开忠:以都市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 76
资料链接 沈阳经济区建设发展意义与定位 80
资料链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 82
第5章 城市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86
5.1 生产要素与城市经济增长 86
5.1.1 生产要素 86
5.1.2 城市经济增长的含义 87
5.1.3 城市经济增长的指标 88
5.1.4 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90
5.1.5 经济增长的途径与预测 93
5.2 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95
5.2.1 经济增长理论 96
5.2.2 发展经济学理论 96
5.2.3 城市经济增长极理论 97
5.3 城市经济发展 97
5.3.1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 97
5.3.2 城市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98
5.4 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99
5.4.1 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100
5.4.2 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思路 102
课后思考题 103
资料链接 2018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经济思想及对城市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启示 103
第6章 城市经济结构 106
6.1 城市经济结构概述 106
6.1.1 城市经济结构的含义与特征 106
6.1.2 城市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07
6.2 城市经济结构的形成和类型 109
6.2.1 城市经济结构的形成 109
6.2.2 城市生产力结构 111
6.2.3 城市生产关系结构 113
6.2.4 城市经济结构中的主导产业 115
6.3 城市产业结构 117
6.3.1 城市产业定位 117
6.3.2 产业结构的分类 119
6.3.3 产业结构的分析 122
6.3.4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124
6.4 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趋势 126
6.4.1 世界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 126
6.4.2 世界城市经济结构调整趋势 127
6.4.3 世界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131
6.4.4 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一些启示 131
6.5 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 132
6.5.1 科学技术的进步仍将成为经济结构优化的主要动力 132
6.5.2 经济结构升级的内在驱动力逐渐增强 133
6.5.3 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全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133
6.5.4 城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原则 133
课后思考题 135
资料链接 东北振兴的产业选择 135
第7章 城市就业 137
7.1 城市人口与就业 137
7.1.1 城市人口 137
7.1.2 城市就业 140
7.2 城市劳动力市场 142
7.2.1 城市劳动力的供给 142
7.2.2 城市劳动力的需求 143
7.2.3 城市劳动力市场 145
7.3 城市的流动人口 147
7.3.1 我国人口流动的现状 147
7.3.2 人口流动对城乡收入水平的影响 147
7.3.3 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48
7.3.4 我国人口流动的发展趋势 150
7.4 我国城市就业的现状和对策建议 151
7.4.1 我国城市就业现状 151
7.4.2 我国城市失业现象较为严重的原因 151
7.4.3 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153
课后思考题 154
资料链接 人口老龄化与就业 154
第8章 城市土地经济 157
8.1 土地的特性及权属关系 157
8.1.1 土地的特征 157
8.1.2 土地的权属关系 158
8.2 地租理论 161
8.2.1 西方经济学地租理论 161
8.2.2 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 163
8.2.3 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地租 168
8.2.4 地租杠杆对城市经济的调节作用 169
8.2.5 城市地租的分类 169
8.3 土地的供求和城市土地市场 172
8.3.1 土地的供给 172
8.3.2 土地的需求 173
8.3.3 土地市场的概念、特征及其功能 175
8.3.4 城市土地市场的类型 176
8.3.5 土地价格的评估方法 176
8.4 城市土地管理制度和趋势 178
8.4.1 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演变和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建立 178
8.4.2 我国城市原有土地使用制度的弊端 180
8.4.3 中国城市土地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三权分离”与使用权的出租和转让 181
课后思考题 184
资料链接 “占领伦敦”:土地产权与公共性之争 184
第9章 城市房地产经济 189
9.1 城市房地产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189
9.1.1 城市房地产经济的地位 189
9.1.2 城市房地产经济的作用 189
9.2 城市房地产经济有关的基本概念 191
9.2.1 房地产概述 191
9.2.2 房地产业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192
9.2.3 城市房地产经济的概念 194
9.3 城市房地产价格 194
9.3.1 房地产价格的基本概念 194
9.3.2 房地产价格的特征 196
9.3.3 房地产价格的功能 196
9.3.4 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 196
9.4 城市房地产市场 199
9.4.1 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概念 199
9.4.2 房地产市场的特征 200
9.4.3 房地产市场运行 201
9.5 城市房地产金融 203
9.5.1 房地产金融的基本概念 203
9.5.2 房地产金融机构 205
9.5.3 房地产金融的主要业务 206
9.6 我国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 208
9.6.1 我国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208
9.6.2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208
9.6.3 我国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 209
课后思考题 210
资料链接 “国十条”与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 210
第10章 城市基础设施经济 213
10.1 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类型、特征与作用 213
10.1.1 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 213
10.1.2 城市基础设施的类型 214
10.1.3 城市基础设施的特征 215
10.1.4 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 217
10.2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现状和投融资模式创新 218
10.2.1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现状 218
10.2.2 国外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借鉴 219
10.2.3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发展SWOT 分析 221
10.2.4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传统投融资模式 223
10.2.5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 224
10.3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的经济学分析 225
10.3.1 公共物品理论 225
10.3.2 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可能性分析 226
10.3.3 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条件性分析 226
10.4 城市交通经济 227
10.4.1 城市交通的分类 227
10.4.2 城市交通需求 227
10.4.3 城市交通供给 228
10.4.4 城市交通拥挤成因的经济学分析 230
10.4.5 治理城市交通拥挤的政策手段 230
课后思考题 232
资料链接 中国城市 PPP发展环境指数 232
资料链接 深圳沙角 B火力电厂 BOT 模式融资 234
第11章 城市环境经济 238
11.1 城市环境与资源 238
11.1.1 城市环境概述 238
11.1.2 资源 240
11.2 城市环境面临的问题 240
11.2.1 城市环境污染的分类 240
11.2.2 我国城市环境面临的问题 242
11.3 城市环境的经济分析 245
11.3.1 城市环境污染的原因 245
11.3.2 污染控制的经济分析 247
11.3.3 城市环境与城市经济的关系 248
11.3.4 环境质量的效益评价 250
11.3.5 解决城市环境污染的经济手段 251
11.4 我国城市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 252
11.4.1 城市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建设 252
11.4.2 创建生态城市 255
课后思考题 257
资料链接 环保产业高速发展中四大隐忧和四个方向 257
第12章 城市财政与金融 259
12.1 城市财政的职能与作用 259
12.1.1 财政的含义与特征 259
12.1.2 城市财政的职能 260
12.1.3 城市财政的作用 264
12.2 城市财政收支与城市财政管理体制 265
12.2.1 城市财政收入 265
12.2.2 城市财政支出 268
12.2.3 城市财政管理体制 270
12.3 金融机构体系与城市金融的作用 271
12.3.1 金融的概念与金融体系 271
12.3.2 金融机构及分类 272
12.3.3 金融机构体系 275
12.3.4 城市金融业的作用 275
12.4 城市金融市场 277
12.4.1 金融市场的含义和地位 277
12.4.2 金融市场的类型 277
12.4.3 城市金融中心 280
12.5 我国城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城市金融市场建设 281
12.5.1 我国城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281
12.5.2 城市金融市场建设与金融体制改革 289
课后思考题 290
资料链接 上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291
第13章 城市规划中的经济问题 293
13.1 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内涵 293
13.1.1 市场失灵与城市规划 293
13.1.2 城市聚集经济与交易成本 294
13.1.3 适度城市化与边际分析方法 294
13.1.4 城市土地利用与级差收益 294
13.1.5 制度变迁与城市规划 295
13.2 我国城市规划经济观念的转变 296
13.2.1 区域观 296
13.2.2 体系观 296
13.2.3 战略观 297
13.2.4 生态观 298
13.2.5 人文观 298
13.2.6 政策观 299
课后思考题 299
资料链接 无经济,不“景观” 299
第14章 城市经济的若干热点问题 302
14.1 城市经济开发区 302
14.1.1 城市经济开发区的概念与类型 302
14.1.2 城市经济开发区面临的挑战 303
14.1.3 城市经济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304
14.2 城市病 306
14.2.1 “城市病”的概念及其特征 306
14.2.2 “城市病”的表现 307
14.2.3 城市病的经济学内涵 308
14.2.4 “城市病”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310
14.3 城市应急管理 312
14.3.1 我国建立新型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312
14.3.2 我国城市传统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313
14.3.3 我国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对策 314
14.4 城市社会保障制度 317
14.4.1 转型中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 317
14.4.2 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17
14.4.3 原因分析 318
14.4.4 完善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320
课后思考题 321
参考文献 322
扫码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