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语教育研究 在线投稿
稿件格式: 一、稿件格式要求:1.论文要求思想新颖、观点明确、资料翔实、数据可靠、论证严密、行文规范,字数7000-8000字为宜。2.来稿正文均要求提供中文的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全称)、所在省市、邮编、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以分号隔开)。3.文末注明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单位、职称、学位、是否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通信地址、详细联系方式(手机号、电子邮箱),以及英文篇名、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基金项目的论文应标明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其中,英文摘要务必与中文摘要对应。4.正文序号层次不宜过多,可依次按照1、1.1、(1)的次序排序。5.文中如有需要注释的部分,需在文中上角以①、②形式标明,所需注释内容均在文后、参考文献的前面加以标注。6.文中夹注要求:(1)文中引文或所依据的文献,以夹注的形式随文在括弧内注明作者姓名、出版年。例如:(张强,2004)或张强(2004)。(2)参引多条的,按照出版年顺序排列,例如:李飞(2001)、赵云(2007)。(3)同一作者的参引之间用逗号隔开,例如:奈达(2001,2002);参引两位作者的合作文献时,中间加顿号,例如:王石、刘宇(2010);参引三位及以上作者的,文中夹注仅列第一作者,其他作者用“等”,例如:张强等(2005)。转引的文献,在夹注中只标明转引的出处,例如:(转自周丽,1999)。(4)外文作者时,夹注内只标注姓氏,首字母大写,例如:(Smith,2022)。7.文后参考文献要求:文中夹注的文献,文后必须全部列出;文中未夹注的文献,文后参考文献不得列出。参考文献条目按照中外文分别排列,外文文献在前,中文文献在后,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献按照发表日期排列。外文文献按照首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中文文献按照首作者姓氏的汉语拼音字典音序排列。8.参考文献主要标识和格式要求: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城市:出版者,出版年:页码.期刊:[序号]作者.论文题目[J].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译著:[序号]作者.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城市:出版者,出版年:页码.论文集:[序号]作者.论文题目[C]// 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城市: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作者.论文题目[D].保存地城市:保存单位,年份.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文章题目[N].报纸名,出版日期(年-月-日).电子类文献:[序号]作者.题名[OL].发表年.引用日期(年-月-日).获取和访问路径.英文参考文献:姓全拼,名缩写,姓名之间无标点符号,例如:Smith A。来稿须知: 1.论文要求思想新颖、观点明确、资料翔实、数据可靠、论证严密、行文规范,字数以7000~8000字为宜。2.本刊维护首发权,来稿要求未在其他公开发行期刊或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上发表。对稿件的审理实行双匿名审稿制度。稿件评审结果一般在收到稿件的3个月内通知作者。3.作者文责自负,对于抄袭或涉密、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的稿件,本刊概不承担连带责任。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删改。4.提交本刊发表的作品一经本刊录用,作者即将作品整体以及附属于作品的图、表、摘要或其他可以从作品中提取部分的全部复制传播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表演权、翻译权、汇编权、改编权等权利许可给本刊使用,本刊有权通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使用:(1)以各种已知或将来可能出现的形态、格式和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纸质、光盘、磁盘、网络等形式)复制、发行、传播该作品;(2)翻译、改编、汇编该作品,以及利用该作品中的图表、摘要或任何部分衍生其他作品;(3)以各种表达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口头、书面)表演传播该作品;(4)将上述权利的全部或者部分许可给第三方使用。
202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