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贾老师
QQ:1343051804
电话:0411-84708445
邮箱:
船舶设计原理(第五版) ——辽宁省“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省级规划教材
造船项目管理
现代造船技术
船舶建造工艺学
于雁云
978-7-5685-4441-2
U662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4-08-05
¥65.00
《船舶设计原理》是大连理工大学的一本船舶类国家级重点教材。本教材第一版于1988年出版,荣获部委级教材一等奖。1996年,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根据原国家教委对“九五”期间高校教材建设的“抓好重点教材,全面提高质量,继续增加品种,整体优化配套,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的要求,组织制定了全国高等学校船舶类专业教材(九五)选题规划,本教材第二版被确定为全国高等学校船舶类专业“九五”部委级重点教材,并被列入国家级重点选题。本教材第三版于 2010年出版,并于 2014年入选辽宁省“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省级规划教材。
本教材在编写及历次修订时注意保持如下特点:
(1)内容精练。阐述问题时力求辩证、全面、简明扼要。
(2)与船舶技术发展水平同步。章节顺序尽量与船舶设计过程相协调。
(3)理论联系实际。教材中的典型实例、资料、数据等多是作者的科研、设计实践的总结。
(4)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思想的确立、多种矛盾的权衡处理、设计中的逐步近似等思想方法,在有关章节中得到了体现。
本次修订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对前一版中的错误之处做了修改、纠正。
(2)对相关规则、规范的名称、生效时间及修改的内容做了校正。
(3)根据新的标准和行业习惯,统一了部分文字、图形的规范化表达。
(4)补充与更新了相关参考文献。
第1章 绪 论 /1
1.1 船舶设计工作概况 /1
1.1.1 船舶设计工作的重要性/1
1.1.2 船舶设计技术任务书/2
1.1.3 船舶设计阶段划分及提供的主要图样和技术文件/5
1.2 船舶设计工作方法 /8
1.2.1 揭露、分析与解决船舶内在的技术经济矛盾/8
1.2.2 逐步近似深化的过程/8
1.2.3 在借鉴与继承的基础上创新/9
1.2.4 调查研究/10
1.3 船 舶 设 计 的 基 本 原 则 和 基 本 要 求/10
1.3.1 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10
1.3.2 船舶设计的基本要求/11
1.3.3 新时代背景下船舶设计工作的机遇与挑战/13
1.3.4 船舶设计工作对祖国统一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14
1.4 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复习思考题 /15
第2章 船舶重量及容量 /16
2.1 船舶重量 /16
2.1.1 重量及重心计算概述/16
2.1.2 重量及排水量分类/17
2.1.3 空船重量计算/19
2.1.4 载重量计算/28
2.1.5 重心估算/30
2.2 船舶容量 /32
2.2.1 船舶容量的基本知识/32
2.2.2 所需容量的确定/34
2.2.3 容积估算及舱容校验/38
2.2.4 舱容要素曲线/41
复习思考题 /45
第3章 相关船舶公约及规范的基本内容 /46
3.1 概 述 /46
3.2 船舶完整稳性 /52
3.2.1 稳性的基本要求/53
3.2.2 稳性的特殊要求/58
3.2.3 散装谷物船舶稳性/60
3.3 船舶分舱和破舱稳性 /60
3.3.1 适用范围/61
3.3.2 参数定义/61
3.3.3 计 算/62
3.3.4 稳性衡准/64
3.3.5 破舱稳性说明/64
3.4 船舶最小干舷 /64
3.4.1 影响最小干舷的主要因素/64
3.4.2 国际航行船舶最小干舷计算/65
3.4.3 载重线与甲板线标志勘绘/71
3.5 船舶吨位计算 /72
3.5.1 国际航行船舶吨位计算/73
3.5.2 国内航行船舶吨位计算/76
3.5.3 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76
3.6 防止船舶污染 /77
3.6.1 防止船舶污染的主要规定/77
3.6.2 油船防污染结构和设备要求/78
3.6.3 意外溢油性能/79
3.7 船舶防火 /80
3.7.1 主要名词解释/81
3.7.2 一般防火措施/83
3.7.3 结构防火措施/85
3.7.4 消防设备/89
3.7.5 油船惰性气体保护系统/90
3.7.6 消防用品的配备/91
3.8 其 他 /91
3.8.1 救生设备/92
3.8.2 船员与乘客舱室设备/92
3.8.3 船舶构造/94
复习思考题 /94
第4章 船舶主要要素的确定 /95
4.1 概 述 /95
4.2 选择船舶主要要素考虑的因素 /97
4.2.1 选择船长考虑的因素/98
4.2.2 选择型宽考虑的因素/100
4.2.3 选择吃水考虑的因素/102
4.2.4 选择型深考虑的因素/103
4.2.5 选择方形系数考虑的因素/105
4.2.6 小 结/107
4.3 确定船舶主要要素的基本原理 /108
4.3.1 确定船舶主要要素的基本思路及流程/108
4.3.2 确立设计船的基本设计思想/110
4.3.3 船舶主要要素的初步拟定/110
4.3.4 重力与浮力平衡/118
4.3.5 性能校核/120
4.4 确定载重量型船舶主要要素的一般步骤及实例 /128
4.4.1 一般步骤/128
4.4.2 实 例/129
4.5 确定布置地位型船舶主要要素的一般步骤及实例 /140
4.5.1 一般步骤/140
4.5.2 实 例/144
4.6 其他性能计算实例 /166
复习思考题 /179
第5章 型线设计 /180
5.1 概 述 /180
5.2 主要型线要素 /182
5.2.1 横剖面面积曲线/182
5.2.2 设计水线形状/190
5.2.3 横剖线形状/193
5.2.4 船首和船尾形状/195
5.2.5 螺旋桨的布置/209
5.2.6 龙骨线与甲板线/210
5.3 型线设计及绘制方法 /213
5.3.1 绘制型线图的基本要求/213
5.3.2 自行设计法/214
5.3.3 改造母型法/220
5.3.4 船模系列资料法/232
5.4 型线设计例题 /240
5.5 船体曲面表达 /255
5.5.1 NURBS相关知识初步/255
5.5.2 船体曲面 NURBS表达/259
复习思考题 /272
第6章 总布置设计 /274
6.1 概 述 /274
6.2 船 舶 总 体 规 划 及 建 筑 形 式 的 选 择/276
6.2.1 主船体内部船舱的划分/276
6.2.2 上层建筑及甲板室的形式、尺度及层数/287
6.3 运输船的浮态与纵倾调整 /289
6.3.1 船舶浮态要求/289
6.3.2 浮态计算/290
6.3.3 船舶纵倾调整/292
6.4 工作舱室及生活舱室的布置 /294
6.4.1 工作舱室设置与分布/298
6.4.2 生活舱室的区划和布置/299
6.4.3 通道、出入口与扶梯的布置/307
6.5 船舶设备的布置 /309
6.5.1 锚泊及系泊设备的布置/309
6.5.2 救生设备的布置/312
6.5.3 操纵设备的布置/313
6.5.4 信号设备的布置/314
6.5.5 其 他/315
复习思考题 /316
第7章 船型技术经济分析与论证 /317
7.1 概 述 /317
7.2 船价估算 /318
7.2.1 船价组成/319
7.2.2 造船成本/319
7.2.3 船价估算方法/323
7.3 营运经济性计算 /325
7.3.1 运输能力/325
7.3.2 年营运开支/326
7.3.3 年收入及年利润/332
7.4 船舶的主要经济指标 /333
7.4.1 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经济指标/333
7.4.2 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经济指标/334
7.5 船型技术经济论证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42
7.5.1 调查研究/342
7.5.2 论证方案的设立/343
7.5.3 船型方案的技术、营运及经济性计算/347
7.5.4 船型方案的优选与排序/347
7.5.5 船型论证中的敏感性分析/356
7.6 秦—申线运煤船船型论证实例 /358
7.6.1 设计要求及船型的基本构思/358
7.6.2 船型论证的基本步骤及计算模型/359
7.6.3 最优化计算的问题构造及方法选择/360
7.6.4 主机选择/361
7.6.5 最优区分析及最佳方案的确定/362
7.6.6 敏感性分析/364
7.6.7 结 论/366
复习思考题 /366
参考文献 /368
扫码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