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尖端技术领域,材料的性能往往是整个装备实现高性能的限制性环节。未来从事高端装备设计与制造的专业人才,必须深入了解工程材料的知识,特别是材料的性能与加工工艺之间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背后的宏观与微观的内在关系。“机械工程材料”正是为高等学校装备设计与制造类各专业设计的材料类课程。这门课程旨在使非材料专业学生建立起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总体思维方式,不仅要掌握与材料性能相关的基本概念,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种性能与成分、 结构以及加工工艺之间的相互关联的理念,从而为其选择材料并使该材料达到最佳性能提供一个总体的思路。
21世纪已经进入了第3个1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式和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一方面,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虚拟经济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能够快速获得一般性的知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甚至可以部分替代人类的一般性智力活动。这些都需要未来的高端人才要具有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各国真正竞争的核心依然是实体经济。高端装备设计与制造结合信息技术成为未来大国竞争实力的象征。这又要求未来的高端人才要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适应这种变化,我们对2017年出版的《机械工程材料》(第10版)进行了修订。
本次修订首先考虑了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创造性思维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在每一章前面的引子部分修改、补充了增加国家与民族自信的材料,如爱国科学家的故事、中国古代材料技术的贡献等内容。在绪论中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在材料方面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在技术层面,增加了数字化内容,在每一章重点部分增加了二维码,学生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看到、读到相关知识的彩图、动画、录像及小短文,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拓展知识。
引言中增加了装备制造领域最新技术的简介,如增材制造技术、材料(零件)多尺度设计与制造等相关的内容,以鼓励学生去思考。部分修订了参考文献,我们向这些参考文献的作者以及没有列出的同行表示敬意。
第0章 绪 论 /1
0.1 材料与材料科学 /1
0.2 工程材料的分类及应用 /3
0.3 装备制造与机械工程材料 /3
0.4 课程的目的、内容和学习要求 /5
扩展读物 /5
第1章 材料的性能及表征 /7
1.1 材料及构件的常见失效形式 /7
1.2 材料的力学性能 /8
1.2.1 拉伸试验 /9
1.2.2 硬度试验 /11
1.2.3 冲击试验 /14
1.2.4 疲劳试验 /15
1.2.5 断裂韧性 /16
1.2.6 蠕变与应力松弛 /16
1.3 材料的化学性能 /17
1.3.1 材料腐蚀及耐腐蚀性 /17
1.3.2 材料氧化及抗氧化性 /18
1.4 材料的物理性能 /18
1.4.1 密 度 /18
1.4.2 熔 点 /19
1.4.3 热膨胀性 /19
1.4.4 导热性 /19
1.4.5 导电性 /19
1.4.6 磁 性 /20
1.5 材料的工艺性能 /20
1.5.1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20
1.5.2 高分子材料的工艺性能 /21
1.5.3 陶瓷材料的工艺性能 /21
扩展读物 /21
思考题 /21
第2章 材料的结构 /23
2.1 原子的结合方式 /24
2.1.1 离子键 /24
2.1.2 共价键 /24
2.1.3 金属键 /25
2.1.4 分子键 /25
2.2 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 /25
2.2.1 晶体与非晶体 /26
2.2.2 晶 格 /26
2.2.3 晶 胞 /26
2.2.4 立方晶系的晶面和晶向表示
方法 /27
2.3 金属材料的结构 /28
2.3.1 晶态结构 /28
2.3.2 非晶态结构 /36
2.4 陶瓷材料的结构 /36
2.4.1 晶体相 /37
2.4.2 玻璃相 /38
2.4.3 气 相 /38
2.5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 /38
2.5.1 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 /39
2.5.2 大分子链的结构 /39
2.5.3 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 /40
2.6 扩 散 /40
2.6.1 扩散的宏观规律 /41
2.6.2 扩散的机制 /42
2.6.3 影响扩散的因素 /42
2.7 材料的结构表征 /43
2.7.1 金属材料的结构表征 /43
2.7.2 陶瓷材料的结构表征 /45
2.7.3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表征 /45
扩展读物 /46
思考题 /46
第3章 材料的平衡凝固及相变 /47
3.1 纯金属的结晶 /47
3.1.1 结晶的热力学条件 /48
3.1.2 结晶的过程 /48
3.1.3 同素异构转变 /50
3.2 合金的结晶 /51
3.2.1 二元相图的建立 /51
3.2.2 二元相图的基本类型
与分析 /52
3.3 铁-碳合金相图 /61
3.3.1 铁-碳合金的组元和相 /61
3.3.2 铁-碳合金相图的分析 /62
3.3.3 典型铁-碳合金的平衡
结晶过程 /64
3.3.4 碳质量分数对铁-碳合金组织
和性能的影响 /71
思考题 /72
第4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74
4.1 纯金属的塑性变形 /74
4.1.1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74
4.1.2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77
4.1.3 形变强化和细晶强化 /77
4.2 合金的塑性变形 /78
4.2.1 单相固溶体合金的塑性变形
和固溶强化 /78
4.2.2 多相混合物合金的塑性变形
和第二相强化 /78
4.3 冷加工对金属及合金组织的
影响 /78
4.4 回复与再结晶 /79
4.4.1 冷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过程
中的组织与性能变化 /79
4.4.2 回复与再结晶温度 /81
4.4.3 再结晶退火后晶粒度 /82
4.4.4 金属热加工及动态回复
与再结晶 /82
扩展读物 /84
思考题 /84
第5章 材料相变的动力学特征
及非平衡相变 /85
5.1 材料相变的动力学特征 /85
5.2 材料相变的微观过程 /86
5.3 凝固组织及其控制 /86
5.3.1 金属及合金结晶后的晶粒
大小及其控制 /87
5.3.2 铸锭的组织及缺陷 /88
5.4 单相固溶体合金结晶时的
成分偏析 /89
5.5 过饱和固溶与析出 /90
5.6 伪共析转变 /91
5.7 钢的非平衡转变 /92
5.7.1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93
5.7.2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94
5.7.3 过冷奥氏体转变图 /99
5.7.4 钢的退火 /102
5.7.5 钢的正火 /103
5.7.6 钢的淬火 /104
5.7.7 钢的回火 /108
5.8 非晶合金转变 /110
5.8.1 非晶合金的制备 /111
5.8.2 非晶合金的性能 /112
5.9 金属焊缝的组织与力学
性能特点 /113
扩展读物 /113
思考题 /114
第6章 材料表面技术 /115
6.1 喷丸处理 /116
6.2 表面淬火 /116
6.2.1 表面淬火用材及预备
热处理 /116
6.2.2 表面淬火方式 /117
6.2.3 表面淬火后的回火
及组织 /119
6.3 热喷涂 /119
6.3.1 热喷涂方法 /119
6.3.2 热喷涂工艺 /120
6.3.3 涂层的结构 /120
6.3.4 热喷涂的特点及应用 /121
6.4 表面氧化 /121
6.4.1 钢铁的化学氧化 /121
6.4.2 有色金属的阳极氧化 /122
6.5 表面渗镀 /123
6.5.1 钢的渗碳 /123
6.5.2 钢的渗氮 /125
6.5.3 钢的热浸镀 /126
6.5.4 离子镀(渗) /127
6.6 离子注入 /127
扩展读物 /127
思考题 /128
第7章 工程用钢 /129
7.1 钢的分类 /129
7.2 钢的编号方法 /131
7.2.1 标准钢号表示方法 /131
7.2.2 标准ISC表示方法 /132
7.3 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 /132
7.3.1 提高淬透性 /132
7.3.2 固溶强化 /133
7.3.3 弥散强化 /133
7.3.4 提高耐蚀性 /133
7.3.5 奥氏体或铁素体稳定化 /134
7.4 典型工程用钢 /134
7.4.1 以力学性能为主的钢 /135
7.4.2 以化学性能为主的钢 /154
7.4.3 以物理性能为主的钢 /161
7.4.4 以工艺性能为主的钢 /163
扩展读物 /167
思考题 /167
第8章 铸 铁/169
8.1 铁-石墨相图 /170
8.1.1 Fe-Fe3C和Fe-G双重
相图 /170
8.1.2 铸铁的石墨化过程 /170
8.1.3 影响铸铁石墨化的因素 /171
8.2 铸铁的特点及分类 /172
8.2.1 铸铁的特点 /172
8.2.2 铸铁的分类 /172
8.3 常用铸铁 /173
8.3.1 灰铸铁 /173
8.3.2 可锻铸铁 /174
8.3.3 球墨铸铁 /176
8.3.4 蠕墨铸铁 /178
8.4 特殊性能铸铁 /180
8.4.1 耐磨铸铁 /180
8.4.2 耐热铸铁 /181
8.4.3 耐腐蚀铸铁 /183
扩展读物 /184
思考题 /185
第9章 有色金属及合金 /186
9.1 铝及铝合金 /187
9.1.1 铝及铝合金的特点 /187
9.1.2 铝合金的分类及热处理 /187
9.1.3 常用铝合金 /189
9.2 铜及铜合金 /191
9.2.1 铜及铜合金的特点 /191
9.2.2 黄 铜 /192
9.2.3 白 铜 /193
9.2.4 青 铜 /194
9.3 钛及钛合金 /194
9.3.1 钛及钛合金的特点 /194
9.3.2 钛合金的分类 /195
9.4 镁及镁合金 /197
9.4.1 镁及镁合金的特点 /197
9.4.2 镁合金的分类 /197
9.5 镍及镍合金 /198
9.6 钴及钴合金 /200
9.7 难熔金属及合金 /201
扩展读物 /202
思考题 /202
第10章 陶瓷材料 /203
10.1 陶瓷材料的概况 /203
10.1.1 陶瓷材料的特点 /204